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更新,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蘭州地鐵首月客流量525萬人次,道路擁堵指數日均降10%
來源: | 作者:leadhang | 發布時間: 2019-07-23 | 1236 次瀏覽 | 分享到:

7月23日,蘭州地鐵1號線開通試運行喜迎“滿月”,經過一個月的緊密接觸,地鐵已與蘭州市民的生活融為一體。它的開行不但提升著城市的品質,也改變著人們的出行方式和生活方式,帶動和促進著城市經濟的轉變,成為城市新的“黃金帶”。官方數據顯示,蘭州地鐵開通試運營首月線路總客流量達525.6萬余人次。為反映蘭州地鐵時代的新風貌,全方位解讀蘭州軌道交通開通一月來對市民生活和城市進步的積極影響,今日,蘭州晨報掌上蘭州特推出蘭州地鐵“滿月”特別報道。

       逐夢“地鐵時代”,讓我們的步伐更加鏗鏘有力,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絢麗多彩。


7月22日晚,蘭州軌道交通公司公布了蘭州地鐵試運營首月的相關情況。

6月23日至7月22日,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首月線路總客流量達525.6135萬人次,全線客流相對較為穩定,單日客流數據浮動較小,客流平穩。

日均進站客流為17.5204萬人次,運營里程達17.5196萬千米,列車正點率達到99.98%,運行圖兌現率達到99.94%。客流量排名前三的分別為西站什字站、西關站、蘭州大學站。

在票卡發行方面,自蘭州軌道交通一卡通發售至今,售卡22.5萬余張,其中標準卡15.5萬余張,優惠卡7萬余張。標準卡售卡方式包含軌道交通車站、農行36個營業網點、定向售卡組三個部分,其中19個車站售卡10.9萬余張,占比為70.49%;農行售卡0.8萬余張,占比為5.55%;定向售卡組售卡3.7萬余張,占比為23.96%。優惠卡包括學生卡、老年卡、敬老卡及愛心卡,其中老年卡售卡2.8萬余張,占比為40.23%;敬老卡2.2萬余張,占比為32.04%;愛心卡0.4萬余張,占比為6.16%;學生卡1.5萬余張,占比為21.56%。

根據乘車消費占比,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乘車方式主要有交通一卡通、單程票、銀聯ODA、軌道交通APP等。截至目前,交通一卡通消費占比為19.18%,單程票消費占比為61.16%,銀聯ODA消費占比為5.2%,軌道交通APP消費占比為14.46%。其中使用銀聯ODA、軌道交通APP乘車的比例在不斷上升,單程票的使用比例在逐步下降。

01

地鐵時代

改變市民生活方式

7月22日上午7時30分,城市開始喧囂。在蘭州地鐵1號線氣象局站,人們魚貫而入,刷卡過閘。上班族龔洋拎著公文包,從容地走進車廂。短短一個月,龔洋的生活軌跡似乎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的起床時間由原本的6時調整到了6時30分,在通勤車上隨便吃一片面包的習慣,也被馬路對面那家老字號牛肉面所取代。

龔洋清楚記得,這一切改變是從6月23日開始的。這一天,蘭州地鐵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城市的張力開始漸漸釋放。每天,不同的人群從不同的站點進出,刻畫著屬于自己的生活軌跡。但相似的是,他們的生活方式,都不約而同地被這條鐵路軌道改變了。


速度快了,生活慢了

龔洋的家在城關區二熱附近,上班地點則在安寧雪花路的一家公司。穿梭于城市的東、西兩端,是龔洋每天都必須做的事情。在地鐵開通之前,龔洋需要乘坐56路公交車到天水路,然后再乘坐通勤車到單位。

“一來一回,我至少要花3個小時在路上。”龔洋說,最讓他頭疼的是,由于路程較遠,他經常會趕上早高峰的擁堵。原本一個多小時的車程,往往會被拉長至兩個小時。“每天都感覺自己匆匆忙忙,真的太累了。

地鐵1號線的正式開通,徹底改變了龔洋的生活軌跡。“從氣象局到海關,13個站點只需要31分鐘,從海關出站后,再換乘157路公交,全程只需50分鐘左右。”終于,龔洋不再為工作和生活的空間距離而感到擔憂。

和龔洋一樣,在地鐵1號線全面開通前,上下班堵在路上的時間,讓肖勇很是痛苦。“每天交通高峰期都堵在西站什字,太遭罪了。”肖勇說,從七里河到馬灘,不遠的距離,往往因為堵車而變得格外遙遠。地鐵1號線開通后,肖勇終于從痛苦的日子中解脫出來。

談到地鐵對自己生活的影響,肖勇說:“我不再步履匆匆,早晨可以悠閑地吃一碗牛大,晚上還有時間帶孩子出去遛彎。”在肖勇看來,地鐵幫他省下的時間,足夠讓他更從容地面對生活。“地鐵時代,速度快了,但生活慢了。

選擇多了,成本低了

地鐵1號線開通后,被解脫的遠不止“公交族”。家住省商務廳附近的吳琦告訴記者,地鐵開通前,她每天開車到秀川上班。有了地鐵后,她便“棄車從鐵”,開始了“地鐵+公交”的出行方式。

“每天不僅可以晚出門半小時,連油錢也省了。”地鐵開通一個月來,吳琦明顯感覺到生活成本降低了。“以往開車,油費、停車費,每個月出行成本至少要800元—1000元,而現在地鐵+公交,每個月成本就300元左右。

由于從事物流工作,在東崗附近上班的陳先生經常要奔走于蘭州的大街小巷,打車和坐公交成了他的最主要的出行方式。“打車速度是很快,但是打車費基本都在20塊錢以上。公交車雖然便宜,但是太慢了。”陳先生說,隨著地鐵1號線開通,他基本都選擇先乘地鐵,然后再轉公交或打車。時間進一步壓縮的同時,出行成本也大大降低。

“地鐵開通后,就成為人們出行的‘第一選擇’,明顯感覺到路面上的車少了。”出租車司機徐晨東真實地感受到了地鐵開通后人們出行方式的改變。徐晨東說,自從地鐵開通后,自己幾乎再也沒遇到過從城關打車去西固的乘客。

即便如此,徐晨東仍然看到了地鐵給出租車運營帶來的便利。“地鐵固然會分流一部分乘客,但也減輕了路面壓力。道路順暢了,我‘拉活’的效率自然也高了。”地鐵時代,徐晨東總結出了一套自己的出租車生存方式:“做好地鐵接駁,提供點對點、門對門的服務。


時間短了,距離近了

從最西邊的陳官營,到最東邊的東崗鎮,蘭州地鐵1號線全長25.9公里,距離不算近,但花在路上的時間卻比起傳統出行方式省了不少。地鐵帶來的便利,將市民從低效率的出行中解放出來,擁有了更多時間體會生活中的幸福。

王子涵對地鐵的期盼,還有另一層原因:自己一家三口住在東崗鎮,而父母則住在西站。地鐵的開通,讓兩個家庭可以時常享受天倫之樂。“由于距離遠,以往帶孩子回趟爸媽家需要專門騰出一天的時間。”王子涵說,有時候工作忙,可能小半個月都不能和父母團聚一次。

地鐵開通后,20分鐘的路程,讓王子涵和父母的距離大大拉近,帶孩子回父母家的頻率也越來越高。“感覺回到了小時候,生活在父母身邊,隨時都能見到。”時常相聚的狀態,亦帶給王子涵無以言說的幸福感。

而地鐵開通帶給大學生丹丹的幸福,則是生活圈的更遠延伸。地鐵開通前,丹丹的生活圈受制于交通不便,顯得非常狹小。“以前從不敢去西關、蘭州中心逛街,路上‘堵不起’。”而如今,地鐵開到哪,丹丹的生活圈就可以延伸到哪。

在城東生活,去城西購物、聚會、休閑,都不算遠……如今,在許多像丹丹一樣的市民看來,地鐵改變的不僅是空間上的距離,更拉近了心理距離。正如丹丹所說:“感覺城市變小了,距離不再是問題,搭乘地鐵,我可以走到任何一個地方。

地鐵來了,生活變了

地鐵1號線開通一個月來,越來越多的人選擇走進地鐵站,享受地鐵帶來的便捷和高效。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市民的出行將不約而同地朝地鐵集中、向地鐵靠攏。將有更多的市民依地鐵而重新設計上下班和日常出行計劃。

一位參與地鐵1號線規劃建設的專家表示,地鐵的出現,大大壓縮了市民出行的成本和時間。未來,“高鐵+地鐵”、“公交+地鐵”、“單車+地鐵”……以軌道交通為主要元素的多元組合將成為蘭州市民的主要出行方式。

而在蘭州交通大學交通運輸學院教授宋鋼看來,地鐵網絡的發展,也將重組城市的功能布局。宋鋼認為,蘭州主城區公共資源豐富,音樂廳、圖書館、中心書城、市民廣場集聚,地鐵1號線開通前,能享受到這些資源的居民主要集中在城關區、七里河區,安寧、西固的居民只能望而卻步。

“隨著地鐵1號線的開通,將惠及沿線百萬市民,這對公共資源的公平分配、使用,商業資源的開發等都大有裨益。”宋鋼坦言,當地鐵逐漸成為城市交通主體,其對其他功能片區的輻射力也將不斷增強。

已經開通的地鐵1號線,正載著我們走進“地鐵時代”。如今,生活在擁有地鐵的城市中,我們再也不用擔心因為聚餐到太晚支付高昂的打車費回家,再也不用擔心和朋友約會可能被堵在路上的尷尬,再也不用擔心公園景點距離市中心太遠而止步。地鐵時代下的我們,正迎來煥然一新的美好生活。

2

地鐵沿線

房租上漲商貿人氣旺

6月23日,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工程開通試運營,也標志著蘭州正式進入“地鐵時代”。地鐵的運營給蘭州市注入了全新活力。在地鐵試運營的一個月時間里,對沿線的商業經濟業態,各大旅游景點,酒店、餐飲、娛樂等場所帶來哪些變化?出現哪些新特點?記者就此進行了探尋和踏訪。


寫字樓商鋪租金上漲5%-10%左右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蘭州地鐵開通后,對地鐵沿線各大樓盤的銷售起到了極大的帶動作用,“地鐵房”成了營銷策略中亮點,同時也帶動了商鋪租賃價格的小幅上漲,漲幅在5%-10%左右。

“蘭州中心附近的寫字樓,租金普遍在70元-100元/平方米/月,后期估計還會漲。”令小君想在蘭州中心附近開一個美體俱樂部,詢問了一大圈后,發現地鐵1號線開通后,七里河、西站什字、西站沿線站點的商住、寫字樓價格都略有上漲,漲幅在5%左右。“今年年初,蘭州中心SOHO樓40平方米的一套公寓出租價也就3500元,現在都到4000元了。”令小君說,地鐵開通后,交通方便了,商鋪和寫字樓的租金無形中也提高了。

記者了解到,周邊中天健廣場、佳和商務中心、銀信大廈等寫字樓的租金為每月70元-90元/平方米,比5月份每平方米漲了5元-10元。

林女士在拱星墩附近的商鋪租期8月份就要到了,房東通知她如果續簽,合同租金要漲。“現在一個月租金是2000元,說要漲到2200元,20多個平方米的房子,一下子漲這么多成本就太大了。”地鐵1號線開通后,林女士聽周邊不少租房者說,商鋪的租金都要上漲。

在采訪中,多家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表示,地鐵1號線開通后,沿線住宅價格變化不大,但商住樓和鋪面的價格明顯上漲,尤其是臨近地鐵站口的鋪面漲幅更高。例如:在小西湖與七里河站附近,因這里緊鄰義烏商貿城、倚能假日等,附近20平方米的商鋪月租金價格都在5000元-7000元,面積大的、臨街的價格更高。

如果往東,西關、東方紅廣場、五里鋪站點因為占據城中心的區域位置,租金價格更高。“這一帶商鋪的價格都不好說,面積不同位置不同價格不同,有些大房子一年租金就要10多萬,有些面積20多平方米的,一個月少說也要6000元-7000元。”廣場東口一家中介公司的置業顧問包華說,1號線開通后,商鋪的租金確實有所提高,漲幅在5%-10%左右。

“從宏觀層面來講,地段、交通、配套等對房屋租金的影響較大,其中交通最大。地鐵1號線沿線有多個商圈,地鐵開通帶動商業項目租金提升也是一種必然趨勢。”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義認為,地鐵開通后,單從租金講,住宅房因為房源量大,租金影響不大,而沿線商鋪和寫字樓,因為資源稀缺,價格上漲,也是自然的。


沿線餐飲住宿業收入增長明顯

地鐵每天運輸的不僅僅是人流,同時其自身獨特的影響力,產生了強大的聚合效應和拉動效應,這在餐飲、住宿、娛樂各方面得到印證。

“地鐵1號線開通后,夜市的人流量明顯增大,特別是西固、安寧、東崗一帶的市民來夜市吃小吃的人增多了。”正寧路小吃夜市負責人冉寶峰觀察了近一個月,發現夜市的人流量在持續增長,不少居住在西固、安寧的人坐著地鐵來,美美地吃上一頓,再逛逛黃河風情線,心滿意足地回去了,“根據每個攤位一個月的營業額估算,6月份增長30%,地鐵開通后的帶動作用較大。

的確,地鐵1號線的開通運營,加快了普通消費者追逐美食的步伐。“蘭州雖然不大,但讓居住在安寧海關附近的我,晚上到西關吃一頓飯還是覺得有些遠。現在不一樣了,不用開車不用擠公交,坐著地鐵一路暢通,酒足飯飽后,還可以休閑地看看美麗的夜景。”武軍在安寧上班,平時朋友晚上約飯局到市中心他都會拒絕,現在有飯局必應,周末還會帶著家人來市中心嘗嘗美食,“坐地鐵出行,方便快捷。

采訪中,悅賓樓和景揚樓的工作人員也告訴記者,在6月份就餐人群中,西固、安寧、東崗一帶的客人明顯增多,“以前只是周末有婚宴或者喜宴時,西固或者安寧客人會有預訂,而現在周內也有這些區域的客人訂餐,這都是交通帶來的便利。”一位工作人員說。

“先前包廂訂座率只有七八成,地鐵1號線一開通,壽宴、滿月酒訂單大增,包廂經常滿員。”西關狗不理酒店一位經理說,現在生意比5月份好了很多。

記者了解到,地鐵開通后,不但西站、西關、東方紅廣場等一些特色酒店的生意好了起來,就連南關的民族風味一條街夜市也“切得蛋糕”,銷售額環比增加了兩三成。

不僅餐飲業,住宿業客源同樣也增多了。“最近多家酒店的住宿率都在增長,有些周末還滿員。”白銀路派出所一位民警告訴記者,地鐵1號線開通,加之進入旅游旺季,蘭州大小商務酒店住宿率增長明顯,來自成都、陜西一帶的外地客人相對較多。天水路如家酒店工作人員也稱,近期每天的預訂量較大,比平時增長了四成左右。

“地鐵沿線就像是一條黃金線,可以讓更多商家聚集起來,刺激和拉動消費。”西站蘭州中心一家餐飲店負責人李峰告訴記者,借力地鐵1號線的便利,各大餐飲企業也應抓住這一商機,多做促銷活動,多集聚人氣。


乘地鐵逛金城老人孩子都開心

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條核心動脈,串聯起一座城市發展的黃金中軸。從陳官營到東崗全程19個站點,也是集合了蘭州多處有趣、好玩的景點。坐著地鐵,玩轉金城,不是夢。

“孩子一直說要來甘肅省博物館,但家住的距離較遠就一直沒有成行,現在坐地鐵半個小時也就到了。”7月20日,居住在范家灣的邵女士帶著一雙兒女來到了省博物館,兩個孩子初次見識了省博的博大精深,看了黃河古象廳、恐龍展廳、甘肅彩陶展以及甘肅佛教藝術展,一直參觀到下午3點鐘還不舍離去。

據省博物館一位工作人員介紹,地鐵1號線開通后,每天前來參觀的人數也比以前增多了不少。

從西向東,地鐵沿線小西湖公園、中山橋、白塔山公園、黃河風情線、蘭州城隍廟……每一處景點都有不同的韻味和風景,來一次就有不同的收獲。

而到蘭州,中山橋是必去的打卡地。

“準備來蘭州前,朋友們都說,中山橋是必去的地方。百聞不如一見,來了一看,真的很美。”重慶游客曉曉說,蘭州的夏天涼爽,中山橋的夜晚可以與上海外灘相媲美。

曉曉和朋友乘坐著地鐵1號線,從西逛到東,游玩了小西湖公園,看了黃河母親雕塑,順著黃河風情線走了一通,牛肉面、特色小吃嘗了個遍。曉曉說自己是第一次來蘭州,但很喜歡這個城市。

其實,不僅是外地游客,蘭州很多本地人在地鐵開通前,也很少逛遍金城,“坐公交車要倒幾趟車,年齡大了不方便。現在坐上地鐵,換乘次數少,也讓老人體驗一下蘭州地鐵的速度。”7月20日,西固區居民包先生帶著父母孩子乘坐地鐵,逛了白塔山公園,又換乘公交車去了雁灘公園,“玩了一整天,老人孩子都開心。

毫不夸張地說,“地鐵時代”的到來已經改變了蘭州人的生活。地鐵,不僅是一種新的出行方式,更重要的是,通過這個紐帶,人們的生活更豐富,選擇更多元化。

3

地鐵拉動

蘭州商圈東擴西進

一座座新樓拔地而起,一處處商圈舊貌換新顏,一個個商業綜合體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方式……可以說,商業是一座城市活力的靈魂,商圈的變遷記錄著城市發展足跡。在蘭州商圈變遷的脈絡里,清晰地記載了這座城市由東向西、南北外擴的發展軌跡。如今,一條串聯四區的地鐵,又將城市的東西緊密地連接起來,成為城市新的一條“黃金帶”,改變和引領著城市的擴容和商圈拓展。


地鐵給商圈變遷和城市版圖演變注入活力

商圈代表著繁華,在一個城市的發展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回顧蘭州商圈的發展變遷,不難看出,從單一到集中再到遍地開花,城市商圈的功能、業態更趨完善。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蘭州只有幾個百貨大樓,如永昌路百貨大樓、定西路百貨大樓、民主西路百貨大樓和位于南關什字的蘭州百貨大樓,這些地方是蘭州當時最繁華的地段也是城市商業聚集地。”今年50歲的焦鵬程記得,小時候能到蘭百大樓買一件新衣服,就是一件很自豪的事。

隨著城市經濟的飛躍發展,蘭州商圈發展由點向面、由條向網不斷延伸,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也與城市的發展緊密相連,南關商圈、鐵路局商圈、西關商圈、東部商圈、東方紅商圈、小西湖商圈、西站商圈、安寧商圈逐漸形成氣候,成為蘭州繁華的商業區,也見證著城市的崛起和繁榮,帶動蘭州經濟發展駛入“快車道”。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開通,給這些新老商圈帶來了更多的發展機會。

“在眾多商圈變遷中,西關商圈因占據核心商圈區域優勢,多年來是蘭州市影響最大、高度復合的零售業態商業區。”對蘭州商圈變遷觀察多年和研究的甘肅省商務廳副研究員黃智杰認為,地鐵開通后,借力沿線區位優勢,西關商圈的優勢會更加凸顯。而其他商圈在不斷的競爭中,各自呈現不同的特點。

的確,商圈的變遷也在印證城市版圖的不斷演變,在一輪接一輪的城市變革中,各大商圈不斷洗牌,集聚效應日益凸顯,“地鐵貫穿了一個城市,不再僅僅是交通的軌道,更是一個城市的血脈。開通后的軌道交通1號線,無疑將帶動沿線商業板塊的發展,推動房地產升值,促進商業繁榮,催生新的商圈。”從事房地產行業多年的搜狐焦點蘭州分公司總經理馬志新稱,地鐵開通會帶動各個商圈煥發新顏,并助推新興業態蓬勃發展,城市綜合體就是其中最大的亮點。“最終,蘭州商業格局會形成以城市綜合體為主的多個商圈共存共贏的局面。


城市綜合體搶占地鐵“風口”

城市綜合體的進入,使得蘭州商業的建筑規模和服務內容都比傳統的商業模式有很大的改變。2014年,蘭州地區最大的商業綜合體,總建筑面積為43.72萬平方米的城關萬達廣場開業。當天,客流量達35萬人次,同時也開啟了蘭州市民全新生活模式。

此后,搶占地鐵沿線“風口”,發展綜合體也成為一種趨勢。地鐵沿線的北京華聯東方紅購物中心、瑞德摩爾商業廣場、萬輝國際廣場、國芳百貨等各種大型綜合體不斷更新換代,完成了一次次蛻變。蘭州中心、鴻運金茂廣場、亞歐國際、名城廣場等新型的城市綜合體也正在或即將拔地而起,這些集購物、餐飲、電玩、電影于一體的商業綜合體,無論規模品質,還是業態功能,都成為各區域內新的標桿。

在這里,除了購物,還可以享受美食、喝茶、看電影、娛樂,一站式的購物場景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消費需求,也形成了強大的集客效應。

地鐵,讓這一切變得更為生動。

“蘭州中心開業后,幾乎一周要去逛一次,坐著地鐵去吃各種美食,然后看電影、購物,生活很愜意。”居住在西固區的杜芬說,蘭州進入“地鐵時代”后,逛商業中心也成了一種享受。

“每個城市幾乎在8-10年都會經歷一次商業的迭代,每一次迭代,都會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商業物業價值的再生。”蘭州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柯表示,城市綜合體是城市經濟增長的自然需求,其具有強大的城市空間整合能力,也具備了承載城市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功能。而地鐵開通后,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提升了城市形象,也在增強城市活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義也認為,地鐵的開通,無形中將各個區域的綜合體和商圈從空間上串聯起來,使得彼此之間良性互動發展。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地鐵沿線的七里河崔家大灘,后期也將成為另一個綜合體商業中心聚集地。今年6月12日,萬達地產以71.924億元成功競得蘭州七里河區崔家大灘28宗共計1356.857畝土地,將投資300億元,打造包括萬達茂、度假酒店群、旅游觀光塔、酒吧街、旅游集散中心,這個未來要建設的萬達茂體量將更大,業態將更加豐富,讓蘭州人充滿了無限期待。


地鐵催生商業邁入“地鐵時代”

商以城在,城以商興。在蘭州商圈格局發生變革的今天,地鐵的開通運營將商業同樣帶入地鐵時代,而蘭州城市商業中心由東向西挪移也成為一種趨勢。

蘭州社會科學院城市發展研究所所長、研究員牛錚超介紹,在蘭州城市第一版規劃中,城市中心是中央廣場,輻射酒泉路、張掖路,第二版是以西關什字為主,第三版規劃是發展東方紅廣場,在第四版規劃中,以西客站為中心,發展南北廣場,輻射周邊蘭州中心、豪布斯卡、蘭州老街、黃河樓等,城市商業中心的西移趨勢凸顯。

“可以說,地鐵的運營改變了城市的交通格局,從東向西,打破了傳統的東西交流局限,也有利于城市版塊的東擴西進。”蘭州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劉義說,地鐵縮短了城市東西兩頭的距離,也改變了人們對于居住的觀念,特別是對東西兩段沿線商業中心的發展起到極大的作用。

按照《蘭州市城市商業網點規劃(2016-2020)》規劃,確定蘭州中心城區商業中心分設4級體系:規劃建設城關及七里河兩個市級商業中心,核心商圈約為5公里;建設東崗、安寧、西固三個市級商業副中心,核心商圈約為3公里;在河口南、和平、定連組團建設三個組團級商業中心,核心商圈約為1.5-2公里;規劃建設49個社區商業中心,核心商圈半徑約為500-1000米。這也就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蘭州的每個區縣都會有商業中心。

“目前,蘭州商業呈現多中心的局面,而隨著蘭州城市規模和城建格局的擴大,西客站、馬灘、崔家大灘、安寧銀灘等將出現不同級別的區域性商業中心,蘭州商業中心由東向西挪移已成定局。”馬志新認為,地鐵開通后,蘭州商業同步進入地鐵時代。從一定意義上講,地鐵開通后,對占據地鐵站沿線的老商業中心有強化作用,如東方紅廣場、西關什字、東部市場等,而對于一些不占地理優勢的老商圈有一定的弱化和博弈競爭。

地鐵開通,對一座城市經濟整體發展,帶動商圈后發優勢更為顯著。

4

交通接駁

讓城市“脈絡”暢通

坐地鐵如何最快實現與公交車的換乘?如何通過出租車、共享單車、城際列車等交通工具合理調配,解決地鐵出行“最后一公里”難題,讓出行更方便,最大限度發揮出地鐵的快捷效率,這是很多乘客關注和期待的。

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開通試運營一個月以來,蘭州公交集團圍繞《蘭州市公共交通三網融合規劃》方案,已對部分路線和站點遷移調整,下一步還將根據客流量調整其他站點,而蘭州市交通委等部門正在根據軌道交通全線運營情況完善公共交通線網方案。


現狀

西站西關公交換乘線較多

地鐵兩端換乘線少

開通試運營一個月以來,蘭州市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已建成的19個地鐵站附近均有公交站換乘,特別在人流量較大的西關什字以西,地鐵站與公交站對接更為緊密。

從近期記者走訪情況來看,蘭州地鐵試運營客流量排前4位的分別為:西站什字站、西關站、東方紅廣場站、蘭州大學站,周邊換乘的公交線路充足。采訪中,也有乘客認為,蘭州地鐵全線站點中間段客流大可換乘公交車較多,而位于兩頭的西固陳官營站、深安大橋站、蘭州城市學院站(省科技館)、蘭州海關站、東崗部分站點公交線略少。一位家住土門墩的市民日常坐車時發現,地鐵從土門墩站以東接駁公交線路越來越多,而深安大橋南、陳官營站公交車較少,等待換乘的人多,有的站點設置不太合理,市民需要橫穿馬路去乘車。

另外,家住嘉峪關南路的劉女士也表示,離她家較近的地鐵站是省氣象局站,但家門口路過的幾條公交線都不到氣象局,建議公交部門微調途經二熱的81路或128路,使其由嘉峪關路什字繞行到東崗東路,方便周邊居民換乘地鐵。


建議

市民應合理規劃公交路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一期試運行以來,蘭州市交通委、交警部門、蘭州公交集團等單位按照加強覆蓋、完善接駁的要求,正在完善公交線網方案,力爭實現新建地鐵站點與周邊主要住宅區、商業圈、工業園區公交服務“空間+時間”上的銜接。同時,也建議不能直達地鐵站區域的市民,合理規劃路線,如西固福利區居民不便前往陳官營地鐵站,可乘公交車到土門墩或蘭州西站北廣場再換乘地鐵,這樣比從陳官營起始站坐地鐵更節約時間。

破解

加快地鐵其他線路建設

放眼國內各大城市,地鐵開通后的公共交通接駁都需要一個完善的過程,也正是在不斷完善中逐步形成大交通格局的。例如天津市就推出“地鐵+單車、地鐵+公交”的組合。嚴格規范站外共享單車的擺放,全線網地鐵車站外單車停放量約3萬輛,高峰時段可達到6萬輛。

為讓城市交通“活”起來,蘭州市也在不斷地嘗試與努力,7月中旬,蘭州市城管委組織城關、七里河、安寧區城管局,蘭州市軌道交通有限公司,以及哈啰、青桔、摩拜三家共享單車企業負責人召開了共享單車規范整治協調會。據了解,自今年3月起,全市調研畫線了上千余塊、約容納10萬輛單車的共享單車停車位。隨著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的開通試運營,蘭州市城管委再次召集相關單位,協調對1號線沿線各出入口增加共享單車停車點位,并運用新顏料、新技術,對此前已磨損的停車畫線進行“修容”升級。同時,蘭州市城管委協調各共享單車企業加強蘭州軌道交通1號線沿線各出入口及重要公交站點的共享單車調度,在促進市民綠色出行便利的同時,保持人行街面市容環境的整潔規范。

同時,也有專家認為,破解地鐵“最后一公里”難題,僅依賴公交接駁、公共自行車并不夠,應加快地鐵其他線路建設,形成線網骨架,再輔以地面常規公交,構建以軌道交通為骨干、城市公交為網絡、慢行交通為輔助、水上公交為特色的城市公共交通出行體系,讓公共交通“活”起來。

5

擁堵指數

日均降低10%

7月23日,蘭州地鐵試運行滿一個月,記者22日從蘭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獲得一手數據分析顯示,蘭州市軌道交通開通四周來,軌道交通地面車輛日均自由流速較開通前平均提高8.6%;道路擁堵指數日均降低10%,季節性自駕旅游帶來的外地號牌車輛在途數顯著增加。


開通第四周,

軌道交通沿線道路擁堵指數統計對比

地鐵開通第四周,蘭州交警支隊指揮中心繼續按照軌道交通沿線5個大隊轄區開展小時級擁堵指數提取分析。數據顯示:本周城關以及七里河兩區軌道交通沿線路面交通擁堵指數均不同程度上升,西固區有所下降,安寧區基本穩定。

與第三周相比,本周軌道交通一號線東崗大隊轄區工作日上午時段擁堵情況明顯上升,指數較高且持續時間長,13時至19時擁堵比上午有所下降;較擁堵時段集中于9時至11時、16時至17時。雙休日7時至18時,擁堵情況均高于第三周同時段;七里河大隊轄區本周工作日擁堵加劇,僅12時略微下降,8時至11時、14時至16時、18時較為擁堵。雙休日僅7時至9時以及18時擁堵指數有所上升,全天趨于平緩;安寧大隊轄區擁堵指數相對較小,本周工作日及雙休日期間,擁堵未見明顯變化;西固大隊轄區本周工作日期間,10時至11時、17時至20時兩個時間段擁堵指數明顯下降,整體上仍呈現雙高峰態勢,雙休日期間上午時段擁堵下降,19時至21時擁堵上升,整體上呈現出擁堵向17時至21時集中情況。

出租車長途客源略有減少

總體影響不大

7月5日至7月19日兩周全市公交總承運量數據比較分析,周內工作日,日均發送量平穩在210萬左右;非工作日在200萬左右,總承運人數比開通前兩周減少幅度不大。受暑期學校放假影響,軌道交通開通第四周內日均運載人數占全市公共交通日均承載人數的7.7%左右。

軌道交通開通前,出租車運營人員擔憂地鐵會帶走大批乘客,會對出租車行業營收造成影響。然而,記者從多名出租車司機口中了解到,雖然現在長途尤其是地鐵沿線干道長途乘客變少,但是短途乘客基本沒有變化。在幾個人流量大的地鐵站口,聰明的出租車司機都會盡量去那里接駁轉運短途乘客,營收狀況基本不受影響。開了10多年出租車的薛師傅告訴記者,地鐵開通后,地鐵沿線干道的長途乘客的確變少了,但是道路總體通暢了一些,車流速也變快了,尤其今年蘭州氣溫涼爽,外地來蘭游客較多,營收狀況較地鐵開通前還稍有提升。


軌道交通與地面接駁

共享單車來幫忙

據了解,通過第四周對市區內主要共享單車投放方的數據共享,目前軌道交通全線站點單車周轉率排名前五的站點是蘭州大學站A出口、東方紅廣場站A出口、蘭州大學站D出口、西關站B出口和C出口。

家住秀川的上班族陳潔,每天從秀川步行500米左右到土門墩站坐地鐵,到西關什字出站后,騎共享單車到通渭路上班。“之前受軌道交通與路面交通接駁不順暢的影響,乘坐軌道交通對我來說優勢并不明顯,早高峰出地鐵口,共享單車往往被騎光,再倒公交車有些不方便。但是近幾日,明顯感覺共享單車在地鐵口的投放量增大,一出地鐵口,騎上共享單車去上班,節省了很多時間,我以前是單位的遲到大王,現在每天都能按時打卡。”陳潔笑著說道。

熱點車輛匯聚點變化較大

通過交警部門指揮平臺的車輛集散分析測算,對軌道交通開通后與開通前重點路段、熱點區域車輛匯聚情況與6月份第3周進行環比分析,熱點車輛匯聚點由6月份第三周排名前五的慶陽路、麥積山路、南濱河路、民主西路、蘭工坪路,變為7月份第三周的南濱河路、慶陽路、甘南路、北濱河路、通渭路。

通過對主線地面交通流量匯總分析后發現,重要路段區間內車輛匯聚特征明顯。以慶陽路(南關什字至勝利賓館段)為例:從南關至雙城門方向駛入該路段內車輛數占該路段駛入總量的81.5%;從勝利賓館至西關方向駛出該路段車輛數占該路段駛出總量的97.6%;其余雙城門路口、中山路南段進出車輛總數占比較低。

季節性旅游熱

抵消了分流的本地車輛在途數

通過交警支隊聯合交通管理中心指揮調度平臺的車輛占比數測算,對軌道交通開通后與開通前重點路段、全市車輛匯聚情況與6月份第3周進行對比,車輛路面在途總數工作日內基本持平,平穩維持在日均42萬輛左右;非工作日增幅為11.9%。

從本市號牌在途車輛數分析,受軌道交通開通和學校放假、暑期等多重影響,工作日內日均在途車輛數環比減少0.5萬至2萬輛之間;非工作日車輛數日均環比增加約4萬輛。從外地號牌在途車輛數分析,7月第三周總在途數134.6萬輛,6月第三周在途數117.1萬輛,增加17.5萬輛,增幅為14.9%。

通過匯聚數據分析,大流量匯聚產生、離散時間、號牌歸屬地及匯聚原因均與季節性旅游熱點關聯,并有持續增加的趨勢。

總體來看,綜合分析造成軌道交通開通后,地面交通狀況未出現明顯改觀的當前原因是:季節性旅游熱潮及外地入蘭車輛的持續增加,抵消了因軌道交通開通分流的本地車輛在途數。

◆版權聲明:我們尊重原創,也注重分享。有部分內容來自互聯網,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供學習參考之用,禁止用于商業用途,如無意中侵犯了哪個媒體、公司 、企業或個人等的知識產權,請聯系刪除,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免責聲明:本平臺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讀者參考,本公眾平臺將不承擔任何責任。

<menuitem id="osphi"></menuitem>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博罗县| 忻城县| 五家渠市| 河津市| 汉源县| 论坛| 惠州市| 长乐市| 皮山县| 朔州市| 桦川县| 德安县| 安阳县| 邳州市| 绥芬河市| 旅游| 灵武市| 射洪县| 诏安县| 龙江县| 晴隆县| 甘南县| 三穗县| 尼勒克县| 怀化市| 昂仁县| 兰坪| 青铜峡市| 封丘县| 莒南县| 米易县| 牟定县| 土默特右旗| 高淳县| 密山市| 德庆县| 门源| 阳山县| 泰和县| 水城县| 辽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