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精品三级在线,国产精品毛片在线更新,黄色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上海地鐵的綠色低碳之路
來源: | 作者:利德行 | 發布時間: 2022-04-27 | 1649 次瀏覽 | 分享到:




 

前言


“十四五”開局伊始,“碳達峰”、“碳中和”已占據“熱搜”榜首。“中國將力爭于2030年前實現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意味著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將完成全球最高碳排放強度降幅,用全球歷史上最短的時間實現從碳達峰到碳中和”,總書記的莊嚴承諾擲地有聲。隨著“十四五”規劃綱要發布,“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生態文明建設整體布局和綠色低碳循環經濟發展的全面推行,這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已經在廣袤的神州大地上揭開了序幕。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網絡的上海地鐵,從開建伊始便踏上綠色低碳的征途。

降低碳排放,我們生活中可以怎么做呢?優先選擇公共交通是其中一個很有效的方式,地鐵更是公共交通中一個非常低碳節能的大運量交通工具。上海地鐵,上海公共交通系統的骨干,典型的大運量綠色低碳出行方式。近800公里的網絡,日均千萬的客流,全電氣化的運行,為上海這座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堅持生態優先、建設生態之城,增添了綠色這一最鮮明的高質量發展底色。選擇地鐵出行,就是選擇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多一些選擇地鐵出行,就少一些溫室氣體排放。自一號線開通至今,上海地鐵累計運送乘客超5500億人公里,與傳統公共交通相比,同等運量下節約標準煤1022萬噸,減排二氧化碳2795萬噸,相當于種植森林760平方公里,其面積可覆蓋從虹橋商務區到陸家嘴金融中心的整個上海中心城區有余,綠色生態效益顯著。



上海地鐵在充分發揮綠色低碳效益的同時,立足自身,深入挖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斷自我革新,于節能中求節能。圍繞著安全、人文、綠色、科技、智慧的奮斗目標,把初心落在行動上,把使命擔在肩膀上,定規劃、建體系、編標準、立科研、抓技改、強宣傳、入基層、重管理,全面推進上海地鐵的綠色低碳行動,實現可持續發展。十五年間,上海地鐵累計二次節電超16億度,折合節約標準煤4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126萬噸。


一、主動出擊、深入挖潛,

求解綠色地鐵節能“乘方效應”

作為全電氣化運行的大運量公共交通系統,上海地鐵自誕生之日起就天然攜帶著綠色低碳的基因。在這樣一個綠色低碳的系統上深入挖潛,于節能中求解綠色地鐵二次節能之方,更是體現了綠色地鐵貢獻節能減排的“乘方效應”。為此,上海地鐵自“十一五”便積極籌劃,制定系統節能減排戰略,率先提出“打造綠色地鐵、提升網絡品質”目標,構建由“管理保障、專項規劃、規程規范、專項技術”四大體系組成的節能減排工作體系。

近年來,上海地鐵重點在照明、空調等重點耗能設備方向不斷尋求突破:從白熾燈到熒光燈,從LED到智能照明,超90%車站已應用節能型燈具;從定頻空調到變頻空調,從單一模式到智能調控,超80%地下站空調系統已采用節能控制;變頻電梯、節能型變壓器、可調式通風型站臺門、列車節能運行模式等一大批節能“四新”技術在上海地鐵得到廣泛推廣應用。


上海地鐵已率先建成國內首個軌道交通環境能源監測平臺,實時監測軌道交通線路車站環境能源狀態,為軌道交通實施節能減排管控、環境質量控制提供科學的決策支撐,上海地鐵也憑借信息化管理手段,在不斷提升服務質量為乘客提供更加健康舒適乘車環境的同時,實現科學節能。以2號線為例,自2009年加裝能耗計量監測后,十年間,憑借信息化手段,開展精細化管理和節能技改,車站年均能耗下降23%,累計節電超8000萬度。


二、布局清潔能源、優化用能結構,

激活地鐵發展“綠色動能”

調整優化能源結構,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是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舉措。上海地鐵積極響應國家政策,充分利用地鐵停車場屋頂資源,率先布局光伏發電產業,開發清潔能源。2014年起,金橋、川楊河和治北停車場10MW光伏發電工程相繼建成;目前,上海地鐵已在三林、富錦路、浦江鎮等10個車輛基地完成了光伏發電系統并網,總裝機容量合計約24兆瓦,裝機容量位居國內行業首位;年均發電量超2300萬度,減排二氧化碳超1.8萬噸,相當于可為6號線全線車站提供一年的用電;2021年,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向全世界隆重推介,龍陽路停車場屋頂光伏項目成為受到全球矚目的“高能網紅”。



三、源頭發力、標準引領,

貢獻地鐵行業綠色標準“上海方案”

綠色發展理念融入地鐵建設運營全過程,離不開標準引領,上海地鐵在致力于綠色地鐵建設的生動實踐中,始終堅持標準引領,牽頭主編多項綠色標準,用綠色標準規范綠色地鐵建設,為行業綠色發展貢獻“上海方案”。

17號線諸光路站是亞洲第一個獲得綠色建筑LEED認證的地鐵車站,該站從建設伊始就將綠色理念融入整個施工過程。比如,按照傳統做法,施工產生的渣土一般作為垃圾處理,不僅需要支付昂貴的費用,運輸和處置過程還會給環境造成污染,諸光路站施工過程中創新工序工藝,想方設法將渣土循環利用于修路、回填、修固地基,10多萬立方的渣土就地消化、變廢為寶。又如,創新車站設計思路,設置貫通式大中庭,并配合采用具有高反射率和高隔熱性能的天窗玻璃,既能大面積引入自然光,降低照明能耗,又能有效遮擋輻射,避免產生熱島效應。再如,在站內布設200多個傳感器,智能調整站內環境舒適度,配以智能照明,有效減低用電,采用環保建材,為乘客提供健康舒適的乘車環境。2018年7月,諸光路站通過了國際上最有影響力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LEED銀級認證,首開我國軌道交通建設綠色認證之先河;上海地鐵以此為契機,提出了全球首部綠色軌道交通評價標準,填補了公共交通領域綠色評估認證的空白,為推動公共交通綠色可持續發展貢獻“上海方案”,14、15、18號線在建設之初也加入到綠色認證的行列,踐行綠色發展。



四、綠色建造、靜默施工,

守護城市暢通運行

地鐵建設施工規模大、工期長,且多位于城市中心,施工過程難免對局部街區造成較大影響。上海地鐵積極引入非開挖、工廠預制拼裝、全封閉綠色施工圍擋、綠植圍蔽等一系列綠色建造技術,減少交通擁堵、降低揚塵噪聲,努力降低施工工地在街區中的“存在感”。

14號線靜安寺站是全國首例以非開挖頂管工藝建設的地鐵車站,車站上方的華山路、延安中路都是交通流量趨近飽和的城市主干道。若采用傳統施工方式,需要封閉延安中路和華山路各2根車道,5次管線遷改,給周邊交通環境造成巨大壓力。上海地鐵引入最新技術,主動自我加壓,最終決定以“微創手術”的方式進行車站建設——在車站中段采用非開挖頂管技術施工,避免了大規模封路和管線遷改,有效緩解了市中心地面交通壓力。



同屬14號線的陸家嘴站,位于上海“城市天際線”的核心區域,四周高樓林立,距離632米高的上海中心直線距離僅350米左右,站外就是繁忙的陸家嘴金融中心。上海地鐵結合周邊環境風貌量身打造了全封閉工地,外觀設計以玻璃幕墻、垂直綠植圍蔽,使整個工地幾乎“隱身”于陸家嘴摩天樓群中,最大程度減小了施工對周邊環境造成的揚塵、噪音影響。


五、地鐵花園、植綠造綠,

用心擦亮生態底色

上海地鐵與市綠化部門聯手合作,大力推行停車場屋頂和地面綠化,通過大面積綠化覆蓋,在6座地鐵停車場造綠28萬平方米,日均釋放氧氣超252噸,吸收二氧化碳超168噸,相當于再造10余座中型公園,持續改善周邊環境與空氣質量,成為遍布城市各處的地鐵花園。4號線蒲匯塘停車場花園式車庫屋頂綠化更是上海最大屋頂花園,夏季高溫天最高可為車庫室內降溫7℃,起到很好的隔熱降溫、增加空氣負氧離子、降低粉塵的效果,大大改善了周邊環境,榮獲全國花園單位稱號。




六、傳播生態理念、倡導綠色出行,

賦能低碳生活方式

多年來,上海地鐵致力于踐行綠色發展社會責任。利用遍布全市的地鐵站點,打造綠色生態文明宣傳陣地,開展綠色公益、節能宣傳、垃圾分類、海洋環保藝術裝置展等各類綠色公益宣傳活動,傳播綠色節能理念;先后推出停車換乘(P+R)服務、重大賽事活動地鐵往返聯票、特種票(一日票、三日票、磁浮聯票)等產品和服務,以及聯乘優惠、累計優惠、掃碼乘車優惠等一系列優惠措施,鼓勵市民乘客選擇地鐵出行,倡導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齊心助力生態文明建設。



站在 “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和“十四五”發展的新起點,上海地鐵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堅持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城市軌道交通發展定位,認真踐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重要理念,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持對標最高標準、最好水平,以創新為根本動力,拿出抓鐵有痕的勁頭,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上海地鐵建設運營整體布局,將綠色發展貫穿于地鐵全生命周期各個環節,使設計施工更適宜化、能源結構更高效化、環境保障更健康化、運行維護更智慧化、配套設施更人性化,助力國家如期實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的宏偉目標。






<menuitem id="osphi"></menuitem>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响水县| 疏勒县| 额济纳旗| 新丰县| 余江县| 清原| 甘洛县| 天气| 布尔津县| 沙田区| 留坝县| 孝昌县| 蒙山县| 芦溪县| 芷江| 蕲春县| 两当县| 乐平市| 广安市| 怀来县| 济宁市| 漾濞| 本溪市| 宝山区| 和林格尔县| 吴堡县| 清涧县| 乡宁县| 和顺县| 涿鹿县| 红原县| 恩施市| 开化县| 旬阳县| 胶州市| 疏勒县| 阿拉善左旗| 宣威市| 冀州市| 锦州市| 柘荣县|